欢迎进入乐山市慈善总会 今天是: 

0833-2116550

当前位置:  慈善新闻

中国城市慈善文化论坛举办 乐山作经验交流

时间: 2017-07-10 来源:    次浏览

 

     629-30日,2017“中国城市慈善文化论坛”在浙江绍兴市举行,乐山市慈善总会受邀在论坛上做题为《弘扬发展传统慈善文化 着力提升全民为善意识》经验交流发言,受到论坛各方关注。

此次论坛由中国慈善联合会主办,绍兴市慈善总会、绍兴市民政局承办。论坛以“慈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结合城市慈善事业发展与慈善文化工作,聚集城市慈善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交流城市慈善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探讨保护、传承与弘扬城市慈善文化的有效路径。北京、广州、成都、上海16城市受邀参加论坛。

  此次乐山受邀参加论坛并作交流发言,是因为乐山近年来在传承和弘扬乐山传统慈善文化的同时,紧紧围绕“乐山传统慈善文化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一课题,创新建设慈善文化平台和慈善文化载体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延伸阅读——  

  乐山市慈善总会2017“中国城市慈善文化论坛”的经验交流发言  

  弘扬发展传统慈善文化着力提升全民为善意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很荣幸受论坛安排,在这里就四川省乐山市慈善文化建设作交流发言。

  乐山,古称嘉州。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世界第一大石刻弥勒佛”——乐山大佛“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所在地。幅员面积1.28万平方公里,辖11个区、市、县、自治县,人口354万人。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有“天下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的美誉。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乐山传统慈善文化传承发展的体会与感受。

  一、乐山传统慈善文化历史

  嘉州之地,民风淳朴:勤耕作、少讼争、多善举,慈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乐山城区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自古水患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为镇服洪水猛兽,造福黎民苍生,唐朝开元中,贵州僧人海通法师广结善缘,募集佛财,在三江交汇处开建大佛。期间,有郡吏贪慕佛财向海通法师求贿,海通断然自己剜目拒绝。受海通法师善行壮举的感召,众多后来者继承其遗志,历经90多年,终于在唐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建成了一座通高71米的“世界第一大石刻弥勒佛”。我们乐山人常说,乐山大佛是善心、善念、善行的象征,护佑了乐山人民1200多年,激励着一代代的乐山人将慈善文化、慈善事业传承弘扬和发扬光大。

  除海通法师之外,一代文豪郭沫若的父亲郭朝沛,悬壶济世、施药济困的事迹也广为传颂,他常常告诫子女:“积金不如积德,善虽小,不可不为。”其以积德行善为宗旨,以救人济世为目标的家风家教,影响和造就这位举世闻名的现代大文豪。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古代峨眉山佛教中已经有朴素的慈善理念存在,在民国初期,峨眉山佛教慈善事业初步形成了组织化和制度化。历代峨眉僧众将“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佛教教义和“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慈善宗旨紧密结合,将慈悲心化作慈善行,修桥铺路、植树造林、救济贫病,以慈行善举恒顺众生,为天下名山建立了无量功德。

  二、创新建设慈善文化平台

  任何一种文化没有传承弘扬就会消亡,没有创新发展就会落伍。近年来, 我们在传承和弘扬乐山传统慈善文化的同时,紧紧围绕“乐山传统慈善文化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一课题,着力在创新建设慈善文化平台上下功夫,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创新建设慈善文化组织平台。为改变传统慈善文化传承弘扬不成体系,社会爱心资源分散和慈善公益事业整体水平不高的状况,201335日,乐山市慈善总会会同乐山新闻网等新闻媒体,联合成立了乐山爱心联盟,参与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达83家,设立了“乐山市商业银行慈善爱心公益基金”、“关爱意外伤害儿童基金”“困难党员互助基金”等冠名慈善公益基金9个,基金规模每年达4300多万元。乐山爱心联盟的成立,最大限度整合和汇聚了社会爱心资源,创新了传递播撒社会爱心、传承发展慈善文化的平台。经过不断探索完善,乐山爱心联盟已发展成为乐山开展各类慈善公益活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二)创新建设慈善文化宣传平台。为传承发展传统慈善文化,提升社会各界慈善公益意识,经乐山市慈善总会、乐山爱心联盟多方协调,20133月,在乐山新闻网上建立了专门的慈善公益网站—乐山爱心网,搭建了乐山传播慈善公益理念、宣传慈善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乐山爱心网设立了爱心姐姐工作室,广泛组织发动爱心市民开展线上线下慈善活动,使无论是行于日常的“小善”、还是救济苍生的“大善”,为乐山今日大众所耳熟能详,潜移默化中营造了人人向善、人人为善、人人争善的良好城市慈善文化氛围。

  (三)创新建设慈善文化监管平台。实行阳光运作、加强社会公信力建设是慈善组织生存发展之基,也是现代慈善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将每笔捐赠资金的接收和使用情况,在乐山日报、乐山爱心网上进行定期公示;对通过网上银行和其它方式匿名捐赠的,通过乐山爱心网、乐山市慈善总会网站设置的“在线捐赠栏”进行滚动公示,确保了所有捐赠款物做到了接收数量、使用去向、结果反馈“三公开”,给了社会各界一本放心账和明白账。近年来,省、市相关部门对市慈善总会和乐山爱心联盟进行了多次审计检查,未发现违纪违规行为,受到了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三、创新建设慈善文化载体

  慈善文化载体是加强慈善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近年来,我们以扎实实施慈善项目、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慈善活动、树立慈善先进典型为重点,在创新慈善文化载体建设上出实招,为慈善文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以实施慈善项目提升慈善文化影响力。乐山市慈善总会从2012年开始,每年筹措爱心善款100万元,开展慈善金秋助学活动,资助贫困大学新生和高中新生300人;从2013年开始,每年筹措资金200万元,资助社会孤儿、孤寡老人、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1000人;从2014年开始,开展“关爱困境少年儿童大行动”大型公益慈善活动,资助困境少年儿童3000名,新建关爱困境少年儿童活动阵地11所。同时,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协调筹措爱心善款1.2亿多元,资助彝族地区、边远山区31所社会公益机构建设。实施的各类慈善项目涉及扶贫济困、救灾赈灾、助医助学和关爱留守儿童等方方面面,慈善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是以开展慈善活动扩大慈善文化参与度。群众是慈善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推进慈善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根据大众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等的特征,广泛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各类慈善文化活动。2014年,相继将海通法师造佛、峨眉普贤大愿的慈行善举搬上舞台,精心打造了著名的《九天圣境》、《圣像峨眉》演艺剧目,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每年开展嘉州画派书画作品“慈善义卖”、“为爱奔跑”、“爱在嘉州,善行乐山”等群众性慈善活动。这些活动紧贴时代,为不同的群众“量身订做”,使大家深刻认识到,虽然每个人的角色不同、能力不同,但只要心存善念、付诸实践、尽力而为,人人都成为慈善家。

  三是以树立慈善典型增强慈善文化感召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着力挖掘和培育先进慈善事迹和先进慈善人物,以典型引路推动全民参与慈善文化建设。市慈善总会会同市精神文明办和市级新闻媒体,每年开展一次“乐山好人”、“乐山道德模范”的评选,两年开展一次“乐山慈善公益之星”、“乐山十佳慈善公益单位”和“乐山十佳慈善公益先进个人”的评选。树立了“爱心蓝姐姐”、“助学模范徐婆婆”等热心慈善公益的先进典型个人。20148月,乐山市慈善总会、乐山市商业银行、峨眉山佛教协会3个单位荣获首届“巴蜀慈善奖”;同年9月,乐山市慈善总会、乐山市商业银行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201512月,乐山市慈善总会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2013年,乐山市委、市政府将“乐善至美”正式定为乐山的“城市精神”。海通法师开凿乐山大佛,乐山的传统慈善文化经过1200多年的时间沉淀、大浪淘沙,春雨无声、陶冶化育,在今天正开出繁盛而明艳的“新花”。

  最后,真诚地欢迎各位领导、嘉宾来乐山指导、交流、观景、礼佛,感受一下这座“乐善之城”的魅力。

  谢谢大家!

上一条:“衣旧情深”废旧纺织品回收综合利用项目 下一条:“衣旧情深·情暖童心”爱心公益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