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慈善新闻
通州自助透析事件自3月26日报导后,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自助点被卫生部门依据相关管理条例取缔后,10名患者暂时被安排在京接受免费透析,同时等待与当地政府协商结果以决定是否返乡治疗。
通州透析事件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一方面是因为病患弱势群体的遭遇引起了广泛同情;另一方面则是对于以这10人为代表的病患群体在现有的医保政策及相关制度下,如何实现基本的治疗和生存需要,成为人们对于政府和制度本身的一种考问。
3月31日,记者就此事向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王振耀司长发邮件请教,提出了“政府监管、民间出资、试点运营”的粗浅建议,王司长回复“你们的想法很好。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这个事情应该推动一下。如需要可以讨论。”就此,13日,记者走进了民政部,与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慈善和社会捐助处郑远长处长及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的彭建梅主任进行了交流探讨。
政府部门和慈善救助共解难题
记者:通州自助透析事情最近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病人们最终将会面对什么样的生活,所有人都拭目以待,您认为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比较理想的解决这些病人未来的治病和生存难题?
郑远长处长(以下简称郑处长):就透析点的现状来说,由于卫生安全及管理上的问题,相关卫生部门做出的取缔本身是合理的,但取缔之后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考量。我们觉得,要想解决病人的生存和救治难题,在现有的政策范围内,无疑需要民间慈善力量的介入,比如,能否有医院参与进来,愿意提供对病人的救助,适当降低救助费用,协助接收这些病人,能否有一些慈善组织、团体,或者企业甚至老百姓,大家在财力物力上各尽其能,帮助负担部分今后的透析费用。这样,有正规医院来进行医院操作,有社会慈善力量来解决资金问题,多方形成合力才能真正解决病人目前的看病难问题。
记者:具体说如何操作呢?
郑处长:比如可以由卫生部门牵头来做,包括当地政府、民政部门及慈善机构介入,大家一起各尽其力,确定如何从管理、医疗操作和资金上互相协调,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达成一个共识,帮助病人在能承受的价格范围内继续治疗和维持正常生活。由于病人来自全国各地,是否有一个全国性的慈善机构愿意参与进来,利用已有的医疗救助项目,或为尿毒症设立一个专门的项目,包括企业及各地市民可以捐款到这个专项帐户中,通过慈善机构的专业运作,将钱支付给医疗机构, 达到一个各方可以满意的共识,让病人在正规医院接受治疗。通过慈善机构运作的好处,一是灵活、快捷,二是规范、高效。捐款直接给病人,固然能解决问题,但通过专业慈善机构操作,可以将事情的解决空间从几个人扩展到一个群体,形成积极的模式。对社会是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
彭建梅主任:我们更提倡一些与医疗对口的专业慈善机构介入进来,因为不同的慈善机构它的工作主向是不一样的,各自有各自的工作空间,专业的慈善基金会更有利于合理有效的将这项工作展开、推进和完成。比如医疗救助基金会、通州区及北京市的慈善协会等。
取缔和对帮扶行动的呼吁应同时进行
记者:这次透析事件的报导,让我们看到了民众对于事件一个微妙的态度变化,比如,最初事件被曝出来,有很多民众想进行捐助,但随着透析点被取缔,民众的态度出现了转变和疑问,多数人将个人对病人群体的关注,变成了通过这件事对政府态度的关注,还有捐过钱的爱心人士甚至提出了“透析点被取缔了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捐的钱是给了非法组织了”这样的想法,您认为在今后的类似事件中,媒体和政府是否在导向上应该有更多作为?
郑处长:这个问题非常好,中国的慈善事业潜力很大,但中国的慈善事业的确处在需要引导和促进的阶段,我们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成立于去年9月份,之所以叫“促进”而不叫管理,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慈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象这次透析事件,政策空间的解决是有限的,在任何一个国家这个问题都不可能得到完全的解决,既然是一个政策面上不能够完全解决的问题,政府在处理和媒体在报导的过程中,就应该呼吁民间慈善力量的介入,从正面积极肯定和鼓励社会参与帮扶的意愿。政府鼓励民间做为的态度要明确,媒体也要在这方面加强宣传。
有一个概念过去从来没有被提及,就是“慈善医疗救助”,在中国大范围的病患群体困境中,引入慈善救助概念来解决难题。我们不能寄望于病人都有机会象白血病患儿遇到温总理这种机遇来改变困境,任何一个国家的政策也不可能保证解决所有问题,而通过慈善力量进入医疗救助,将可以起到帮助和减缓作用。社会保障解决一部分,慈善力量解决一部分,个人再尽自己的力量解决一部分,慈善力量可以说是三方力量中最为灵活的一支力量,可以弹性的、因人而异的发挥自己的作用,最恰当的对刚性政策范围之外部分进行查遗补缺。而如何激发和引导慈善力量,是政府和媒体需要共同努力和探讨的一个话题。总之,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在今后对类似事件的操作中,都应该积极呼吁社会慈善力量的介入。任何社会问题的解决,都不能完全的单纯的依靠政府或者当事人,只有全社会动员起来,对于实现目标形成一个合力,才能在积极、融洽的气氛中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和完善。
郑处长:这次透析事件的解决,如果有慈善力量的介入,我们希望看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救助。比如主动参与进来的医院是否可以在全国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以北京为试点,陆续在全国确定一部分医院,都有意愿参与到这类救援计划中,而医院在其操作中将收获的是:一方面通过善行提高的自己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在救助的同时,也可以获取正当的利益,或者说是微利。再者,民间力量也不局限于捐钱,比如医疗器材企业向医院提供设备,个人申请做医院的志愿者等等。我们期待看到各种各样的慈善行动,期待看到这种慈善行动在全国得以推广。慈善行动越多样化,在今后的慈善事业发展中,将会有越多的经验和模式得以积累。希望这次尿毒症事件是一个点,在全国形成一个良好的救助模式,让慈善力量真正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政府政策之外的范围,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只充满活力的生力军。(据京华网)上一条:杨小娟李连杰牵手 将慈善进行到底 | 下一条:乐山无臂女孩 脚书“我心飞翔” |